手癣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、手掌、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,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、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,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%以上。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,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手套、毛巾、浴巾等是主要感染途径。
『主要病因』
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、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,其中红色毛癣菌约占55.6%,其次为须癣(石膏样)毛癣菌约占22.7%,白念珠菌也可引起与手癣损害。手癣多由于搔抓足癣、股癣引起,或者体癣的直接蔓延而导致。
『传播途径』
手癣主要通过接触传染,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、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。
『典型症状』
水泡鳞屑型好发于指间、掌心,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,疱液清,壁厚而发亮,不易破溃,水疱散在或群集,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,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。瘙痒明显,水疱经数天后干涸,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,皮损不断向周围蔓延,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。
角化过度型好发于掌部,局部多干燥,皮损处角质增厚,表面粗糙脱屑,纹理加深,易发生皲裂、出血,皮损还可向足背蔓延。一般无瘙痒,有皲裂时疼痛。
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缝,尤以第3~4和4~5指间多见。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,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。有不同程度的瘙痒,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。
并发症
手癣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搔抓身体别的部位而引起股癣、体癣等。长期反复的手癣患者,可以造成指甲出现真菌感染,引起甲癣。手癣炎症明显后可继发癣菌疹,即在感染部位远处出现继发性皮炎反应,患者通常出现伴有瘙痒的丘疹、水疱性皮疹,癣菌疹可能反映了感染引发的免疫学反应。
『诊断标准』
根据手癣临床表现,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明确诊断。诊断可依据以下几条:
患部皮肤干燥、脱屑、角化过度,导致患处皮肤明显增厚,冬季易皲裂;
患部出现群集或散在的深在水泡,不易穿破,痒感明显。水疱出现数日后自然吸收,表面脱屑,此起彼伏,反复发作;
手掌心和指间出现呈环形或弧形状小片丘疹群,瘙痒明显,有鳞状脱屑,夏重冬轻;
手指间出现湿烂,表皮潮湿、浸软、色白,剥脱后可见基底鲜红而糜烂,瘙痒较重;
显微镜下可发现菌丝或者孢子,真菌培养可见相应真菌,如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。
『日常护理』
手癣容易复发,因此正确有效的护理,对于手癣的痊愈较为重要,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,尤其注意足部和腹沟部位的干燥,保持心情舒畅,还需避免继发其他部位真菌感染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