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就是说正气足了,邪气才不能伤到人体,而艾灸有温通经络、扶正祛邪的功效,其温通作用对于清涕长流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帮助很大。
艾灸如何起作用?
我们知道鼻、咽喉、气管、支气管、肺共同组成了呼吸系统,它很重的功能是:气体交换完成呼吸。如果呼吸系统里有了炎性的渗出,不管是痰液、咽喉粘液、还是鼻涕,这些相对于气体来讲,均可归属于(粘稠/清稀)液体,那么怎么才能顺应机体的生理功能,把它们尽可能化为气体形式、恢复正常气体交换的呼吸通道呢?
想象一下物理上蒸发的一个原理,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,好比雨后湿滑的路面,在太阳光照射后逐渐蒸发;锅中的水在炉火上加热,同样会化为气态蒸发。那么回过头来,过敏性鼻炎患者大量的清水样鼻涕要排出来是不是得给它来点温度、加加热呢?
艾灸哪些穴位?
印堂穴
“印”指印染;“堂”指处所。古人在眉毛中点装饰,印染点红,该穴正在此处,故名印堂。
督脉经穴之一,位于人体的面部,两眉头连线中点。具有安神定惊、醒脑开窍、宁心益智、疏风止痛、通经活络等功效。刺激印堂穴可推动督脉气血的运行。
艾灸印堂穴,2-3次/周,每次10分钟。同时配合按揉双侧迎香穴(针灸歌云:“不闻香臭取迎香”,具有祛风通鼻窍的作用),每日1-2次,每次按揉5-10分钟。
合谷穴
治疗范围广泛,中医针灸《四总穴歌》其中一句:“面口合谷收”,是说头面部疾病都可以用上合谷穴。艾灸双侧合谷穴,2-3次/周,每次10分钟。
督脉和膀胱经
艾灸督脉和膀胱经,每周艾灸一次。
督脉:行于背部正中,称为“阳脉之海”,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。
膀胱经:通行的区域分布着对应五脏六腑的背腧穴,是人体抵御外界风寒邪气的重要屏障,也是重要的排毒通道。
《素问》中说: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是说膀胱是贮藏人体水液的地方,靠它的气化功能,帮我们把身体里没用的水液转化成尿液排出体外,那我们知道人体毒素主要是通过大小便、汗液排出的,所以艾灸膀胱经也有助于祛邪排毒。
督脉及膀胱经通过艾灸的药力和温热刺激可达到激发经气、温通气血、通络开痹、活血化瘀、调和脏腑阴阳、扶正祛邪的目的。
肺俞
中医讲,肺开窍于鼻,鼻子的问题,根源在肺。而肺俞是肺的俞穴,是肺部精血输注于背部的穴位,艾灸肺俞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过敏性鼻炎的问题。
取穴方法:肺俞穴位于背部,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。主治:咳嗽,气喘,吐血,骨蒸,潮热,盗汗,鼻塞。
上星
上星“上”指高处;“星”指星辰,此指穴位。因该穴主治鼻塞不通,穴位高处可及星辰,故名上星。
位置:位于头正中线上,入前发际1寸。主治:鼻炎、鼻衄、头痛、目痛。
“鼻为肺之窍”少商穴泄肺气
中医所谓“鼻为肺之窍”,鼻炎一般是由于风寒导致肺气郁闷不畅。肺五行属金,“金郁开之”或者说“实则泄之”,而开泄肺气最有效的方法,莫过于肺经末端的少商穴,此处太阴肺经与阳明大肠经相交,肺气之实可由此开泄到大肠经(这是它应去的地方)。
“肝为风木之脏”大敦穴祛风
既是风寒,则需祛风散寒。“肝为风木之脏”,故风邪一般责之于肝。肝经大敦穴具有“舒肝暖肝”的作用,舒肝则能祛风,暖肝则能散寒。而且,肝主气机,气郁实则需疏理肝经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
注意事项
艾灸对改善鼻道的通气功能较为迅速。
应注意适当休息,尽量吃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,多喝热开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
过敏性鼻炎应积极查找过敏源,避免接触。
经常锻炼身体,适当户外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
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。
往期推荐·
好奇:尿道里的“石头”从何而来?
中医怎么通过鼻子看疾病?
推荐几个简单实用的鼻炎小妙招
运动对鼻炎太有效了!
分享、在看与点赞
只要你点,我们就是胖友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